帮助中心/使用教程

赛博云空间组建RAID 6和RAID 60



RAIDZ-2(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独立磁盘结构)


RAIDZ-2 是 RAID 6 的 ZFS 版本,RAID6技术是在RAID 5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数据保护而设计的一种RAID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扩展RAID 5等级。


与RAID 5的不同之处于除了每个硬盘上都有同级数据XOR校验区外,还有一个针对每个数据块的XOR校验区。


与RAID5 相同的是当前磁盘数据块的校验数据不可能存在当前磁盘中,而是交错存储的。


组建RAID6要求至少4块硬盘,而RAID 6可以允许坏掉两块硬盘。


在实际应用中RAID6的应用范围没有其它的RAID模式那么广泛,对于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等对数据安全级别要求比较高的企业才会使用到RAID6进行数据的保护。


实际可用容量为:(硬盘数量 -2)*硬盘最小容量。至少需要4块硬盘



优点


RAID 6的数据冗余性能相当好,在使用大数据块时,随机读取性能好,允许两块硬盘的掉线,有更高的容错能力。



缺点


由于增加了一个校验,所以写入的效率比RAID 5还差,而且RAID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更为复杂,第二块的校验区也减少了硬盘有效存储空间。



操作指南


1、绑定并登录赛博云软件后进入设备


在初始化新设备页面设置好语言、时区和服务区点击下一步进行系统池的创建,创建存储池位置->选择简单模式->选择阵列模式


注意:创建存储池会格式化硬盘,清空硬盘里的数据,有重要数据请先备份



RAID 6最少需要4块硬盘,所以在勾选要加入存储池硬盘时可以勾选4块及以上,这里以4块硬盘为例



2、阅读相关风险后点击确定



3、输入密码点击确认后会显示存储池创建中,这里需要等待一会



4、存储池创建成功后会弹出系统池创建成功



5、系统池创建成功后,点击左侧“存储管理器”-“存储池”,可以看到raid类型和容量使用情况等信息。






RAID 60


RAID 60是 RAID 6与 RAID 0两种技术的结合,通过将多个RAID 6子组组合成一个RAID 0结构,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与高可靠性。


RAID 60将数据以条带化方式分散存储在多个RAID 6子组中,每个子组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即RAID 6)确保数据冗余。


当子组内最多有两块硬盘同时故障时,仍能恢复数据。


示例:8块硬盘 = 2个RAID 6子组(每组4盘:2数据盘+2校验盘)。



优点


空间利用率低,一半容量用于冗余;速度较快,接近RAID 0每组RAID 6可坏2块盘不丢数据;RAID 6双校验机制降低重建期二次故障风险



缺点


至少需要8个盘空间利用率低,一半容量用于冗余


注:如需组建类似传统 RAID 60 模式,请把当前池创建为 RAIDZ-2 模式创建成功以后再对该池做“成组扩容”。


组建RAIDZ-2模式可见上方



操作指南


1、存储池创建为RAIDZ-2模式后点击“存储管理器”-“存储池”-点击“系统池”找到成组扩容选项



2、RAID 60至少8块磁盘,每组RAID 6至少要4块硬盘。组建RAIDZ-2时选择了4块硬盘,这里再选择4块硬盘,点击下一步



3、成组扩容建议新加虚拟设备的组盘模式和池中的其他虚拟设备保持一致,选择RS42



4、确认扩容后即成功创建RAID 6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