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S 中的 RAIDZ-1 相当于传统 RAID 5,RAID 5 是一种结合数据条带化与分布式奇偶校验的存储技术,通过将数据和校验信息交错存储在多个磁盘中,实现数据冗余与高可靠性。
例如,总共有N块磁盘,那么会将要写入的数据分成N份,并发的写入到N块磁盘中,同时还将数据的校验码信息也写入到这N块磁盘中(数据与对应的校验码信息必须得分开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实际可用容量为:容量为(硬盘数量-1)x(最小硬盘容量)。至少需要3块硬盘。
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相对于RAID1磁盘空间利用率高,可在单个硬盘丢失时得以维持运行.
允许最多同时坏一块磁盘,该盘数据可以从其余硬盘上的奇偶校验进行重建。如果有两块磁盘同时损坏了,那数据就无法恢复了。
写入性能相对较差,而且只允许单磁盘故障,在有磁盘离线的情况下,RAID5的读写性能较差,在重建数据时,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平衡安全性与空间利用率(文件服务器、家庭媒体库、常用资料)
1、绑定并登录赛博云软件后进入设备
在初始化新设备页面设置好语言、时区和服务区点击下一步进行系统池的创建,创建存储池位置->选择简单模式->选择阵列模式
注意:创建存储池会格式化硬盘,清空硬盘里的数据,有重要数据请先备份
RAID 5最少需要3块硬盘,所以在勾选要加入存储池硬盘时可以勾选3块及以上,这里以3块硬盘为例
2、阅读相关风险后点击确定
3、输入密码点击确认后会显示存储池创建中,这里需要等待一会
4、存储池创建成功后会弹出系统池创建成功
5、系统池创建成功后,点击左侧“存储管理器”-“存储池”,可以看到raid类型和容量使用情况等信息。
RAID 50是RAID 5与RAID 0的结合,先做RAID5,再做RAID 0,即对两组以上RAID 5做条带化存取。
RAID 50至少6块磁盘,每组RAID 5至少要3块硬盘,RAID 5具备更高的容错能力,因为它允许某个组内有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而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示例:8块硬盘 = 2个RAID 5子组(每组4盘:3数据盘+1校验盘),上层做RAID 0条带化。
比RAID5有更好的读性能,比相同容量的RAID5重建时间更短,每组可以容许1个磁盘失效,更高的容错能力,具备更快数据读取速率的潜力。
设计复杂,比较难实现;同一个RAID5组内的两个磁盘失效会导致整个阵列失效;磁盘故障会影响吞吐量。故障后重建信息的时间比镜像配置情况下要长。
注:如需组建类似传统 RAID 50 模式,请把当前池创建为 RAIDZ-1 模式创建成功以后再对该池做“成组扩容”。组建RAIDZ-1模式可见上方
1、存储池创建为RAIDZ-1模式后点击“存储管理器”-“存储池”-点击“系统池”找到成组扩容选项
2、存储池创建为镜像模式后,点击“系统池”-“成组扩容”
3、RAID 50至少6块磁盘,每组RAID 5至少要3块硬盘。组建RAIDZ-1时选择了3块硬盘,这里再选择3块硬盘,点击下一步
4、虚拟设备组盘模式时要选择带冗余的
5、点击确认扩容即成功组建RAID 50